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织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以“红色织梦爱国情,实践报国青年行”为主题,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用青春的声音唱响爱国的号角,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责任担当。2024年“织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坚持“四结合”,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宣讲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力图扎根祖国大地,以行促知,以行促效,增强爱国情怀,磨练报国志向。
动员出征,即刻启航
盛夏的滚滚热浪挡不住“织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坚毅步伐。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纺织工程系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织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们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铮铮誓言中,满怀热情,为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油鼓气。伴随着出征仪式的圆满结束,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织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榜样精神;织物变废为宝,传承绿色文化;推广“衣目了然”,专业服务社会三个阶段,分别成立了红色“织梦”宣讲团、绿色“织物”环保团,“衣目了然”推广团。每个实践团队分工明确,提前做好项目规划,按照时间节点积极完成项目实践任务。目前,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榜样精神
——“织梦”集体行
红色“织梦”宣讲团在纺织工程系团总支书记韩南南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仿佛将大家带回到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岁月。
参观过程中,红色“织梦”宣讲团李文君同学为大家讲述了焦裕禄的故事。在兰考县工作期间,为了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焦裕禄同志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群众一起战天斗地。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
在纪念馆内,李文君同学还为大家讲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鲁泰集团迟艳丽的优秀事迹。作为纺织工程系每一位学子都要以这位“纺织玫瑰”为榜样,学习她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持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学习和生活,踏实务实,追求卓越!
本次红色“织梦”宣讲集体行,激励和鞭策年轻一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所有同学表示要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好青年。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榜样精神
——“织梦”家乡行
红色“织梦”宣讲团成员来自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菏泽、聊城等6个不同的地区,每个成员认真准备,精心打磨,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革命纪念馆、英雄广场、英雄故居、革命旧址等地,为来往的人们讲述革命故事,介绍家乡优秀的企业技术技能榜样,用青春的声音凝聚信仰力量,用榜样的精神开拓前行的道路。
山东聊城的耿国轩,在马本斋英雄广场,讲述了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的英雄事迹以及鲁粮集团的劳模工匠李传祯的感人故事。山东潍坊的相福超,在诸城尽美公园,为群众讲述了一生献给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以及中国纺织大工匠,全国劳动模范马耀霞探索创新服装制版工艺的华丽“逆袭”故事。山东济宁的梁昌昊,在梁山抗战纪念馆,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讲述了独山抗日歼灭战中八路军115师的英勇事迹,以及梁山好“焊”李敬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执着专注的工匠事迹。……红色“织梦”宣讲团成员家乡行的实践活动在基层遍地开花。
“返家乡”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学生们与家乡故土的深沉情感。在宣讲中,同学们收获了感悟,获得了成长。下一站,大家将以榜样精神为指引,发挥专业优势,将废弃织物变为宝,传承绿色文化,为国家、社会、家乡做出一份贡献。
下一站,再出发!(通讯员 张业甜)